朱昌宝教授团队诚聘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昌宝教授团队,依托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诚聘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数名。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一、团队介绍
朱昌宝教授,入选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珠江人才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昌宝教授具有国际化的教育背景。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到厦门大学攻读电化学方向硕士,导师为杨勇教授(国家杰青)。厦大毕业之后,获得法国能源材料方向的第二个硕士学位(该项目由欧洲锂电联盟-ALISTORE主导,负责人为Prof. Jean Marie Tarascon和Prof. Christian Masquelier等),并获Erasmus Mundus奖学金资助。博士在德国的马普固体所攻读,导师是Joachim Maier教授(马普固体所所长、国际固态离子学学会主席)。博士期间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博士毕业后继续与Joachim Maier教授及余彦教授合作在马普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朱昌宝教授团队研究方向为“先进能源材料与纳米离子学”。其中对于高性能聚阴离子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离子-电子输运性质和尺寸效应研究,静电纺丝与静电喷雾技术制备高性能电池材料等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迄今为止,在《Science》,《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等材料化学领域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3篇,其中高被引论文(top 1%)6篇,热点论文(top 0.1%)1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17篇,包括: 《Science》(1篇),《Angew. Chem. Int. Ed.》(2篇),《Adv. Mater.》(2篇),《Nano Lett.》(2篇),《Adv. Funct. Mater.》(4篇),《Adv. Energy Mater.》(1篇),《Adv. Sci.》(1篇),《Small.》(2篇),《Chem. Mater.》(1篇),《J. Mater. Chem. A》(1篇)。多篇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和卷首插图文章。高水平论文引用次数超过34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650余次。研究工作被《Nature》《Materials Views China》等作为亮点报道,已授权欧洲专利和中国专利各一项。担任《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等18种国际期刊的特邀审稿人。主持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项目,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等。课题组博士后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详见http://mse.sysu.edu.cn/node/739)。
二、研究方向
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先进能源材料与纳米离子学。致力于开发满足电动汽车及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先进电池技术与材料。着眼于先进电池材料的理性设计、可控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特别关注储能体系中的缺陷化学,纳米离子学,以及离子输运与存储过程中的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
三、招聘方向
1. 碱金属(锂/钠/钾)基离子电池和碱金属(锂/钠)硫电池
2. 金属锂及固态电池技术
3. 水系电池体系(如锌离子电池)
4. 光/电催化
5. 纳米离子学 (缺陷化学、尺寸效应、电子/离子在固体中的输运、界面研究)
欢迎能源材料及电化学相关方向,或者具有材料计算模拟、原位电化学、同步辐射或其他先进表征技术背景的申请者加盟。
四、岗位条件
1、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特聘研究员及特聘副研究员
要求:①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优秀博士后,或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经历的人员;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能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指导研究生,配合完成项目申报。
2、博士后研究员
要求:①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②年龄在35岁以下,一般近3年内取得博士学位。能独立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指导研究生,配合完成项目申报。
五、待遇福利
按照学校《中山大学专职研究人员聘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六、应聘材料
本招聘长期有效。申请者可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代表论文论著、个人奖励、到岗时间等)。邮件标题请注明:名字+应聘岗位,符合要求者将安排电话/视频面试。联系方式:zhuchb6@mail.sysu.edu.cn。
欢迎来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