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汇聚人才系列——付俊、郭双壮、杨功政3名专任教师加盟我院
学院自组建以来,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工作,成绩斐然,共引进、调入专任教师44名,目前有专任教师80名,其中教授38名、副教授42名。2019年6月至今,付俊等3名专任教师通过百人计划引进、专职科研转聘教师职务的形式加盟我院。
付俊,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生物功能调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探索高分子材料在人工关节、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人工肌肉、仿生驱动与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在人工关节材料领域,自主开发了高强耐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开发了高交联高耐磨人工膝关节平台,解决了国外高交联材料无法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的难题,为开发国产高性能人工关节奠定了关键材料基础。在水凝胶生物材料领域,针对组织器官再生修复对支架材料机械性能、细胞生长与分化调控、可控降解、物质交换等的需求,研究开发了系列高强韧、耐疲劳、可注射、自修复水凝胶材料,结合生物3D打印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皮肤、关节软骨等组织再生修复等方面。迄今已出版英文专著1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多篇,累计被引用3800多次。先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宁波市3315计划,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等。2019年8月通过“百人计划” 引进到我院。
(图1:付俊教授)
郭双壮,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多材料、多尺度、多功能增材制造的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新型的3D打印技术开发和在生物医学、柔性电子、微纳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主要成果有发明了溶剂挥发3D打印技术,开发了曲面打印柔性电子器件、移动表面打印无线控制器件、以及多材料打印脊柱神经修复组织等3D打印领域前沿技术和应用。近五年来,发表了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论文10篇,获授权专利1篇,其中多篇分别被Natur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四十多家科技媒体广泛报道,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2019年7月通过“百人计划”引进到我院工作。
(图2:郭双壮副教授)
杨功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4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随后进入原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6年9月聘为我院专职科研特聘研究员,合作导师为王成新教授。任特聘研究员以来,认真工作,以中山大学为唯一单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中科院SCI一区论文8篇(其中影响因子高于10.0以上的4篇),并且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究方向为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主要面向多价金属离子电池,特别在锌离子(含水系、有机)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各1项。工作业绩突出,于2019年7月以专职科研人员身份申请并成功聘为中山大学副教授。
(图3:杨功政副教授)
学院根据学校的人才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不断探索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延揽海内外优秀人才,倾力培养院内优秀青年人才,合力推动人才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队伍,为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文稿:董秋娉, 初审:朱蕾, 审核:黄旭俊, 审核发布:李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