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勇担时代使命 | 杨国伟院长为2020级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2024年3月29日上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国伟教授在广州校区东校园教学楼B202室为2020级本科生讲授思政第一课,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首先,杨院长从理论的提出、构建以及后续的丰富发展,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诞生历史、基本框架和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这一理论是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杨院长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学们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学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同学们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接着,杨院长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其中蕴含了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和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但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正确的道路前行离不开先进理论思想的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阶段中凝炼出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院长围绕“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五个基本特征”以及“六个重大关系”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内涵,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杨院长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事业,充满风险与挑战,而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课堂最后,杨院长勉励同学们,作为社会发展的弄潮儿,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明确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成为堪当民族复兴中重任的青年。应始终站在探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潮头,勇担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任,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最后,杨院长寄语在座全体同学,在一百周年校庆之际,希望同学们把握机遇,在珠三角这一广阔平台上释放创造力,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