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建工作纪实

发布人:曹波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不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近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从严从实组织开展2023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当中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汲取榜样力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党员在百年中大新征程上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继续奋力谱写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党委将陆续推送教师第一党支部、教师第二党支部、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本硕第六党支部等4个考核结果为“好”的党支部之先进事迹,以供各支部学习借鉴。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党建工作纪实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围绕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心工作谋篇布局,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共建等多种形式,提高支部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激发教师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助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高水平建设。

image-20240119185007-1 image-20240119185007-2

图1 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培根铸魂,提高党员政治觉悟

一、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人才

党支部始终将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提高政治站位,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导青年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本支部青年教师积极担任班主任、辅导员,获评中山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所带领的多个团支部获评中山大学“红旗团支部”,所指导的本科生获评“优秀毕业生”,多位博士生分别获评国家奖学金和中山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位硕士研究生获评校级奖学金,助力学院本、硕、博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image-20240119185007-3

图2 白莹同志获得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围绕材料科学与工程新工科建设,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头雁”效应,实施“党员身份亮标识”工作,完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长效机制,团结带领支部成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党建+中心工作”模式提质增效,支部获评中山大学“最佳党日活动”,获批中山大学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与时俱进,编写本科教材,探索课程思政新方法,分享交流经验,把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教学当中,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汇,承担省级教改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image-20240119185007-4图3  杨建文同志为学院教师分享课程思政经验

二、党建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教师队伍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使命,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针对本支部青年教师党员多,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支委会将党建工作与青年教师学术能力提升紧密结合,组织实施“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系列品牌活动,打造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力提升支部成员学术创新能力。

此外,党支部组织党员赴中国散裂中子源参观交流,学习感悟大科学装置在国际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国家重大需求、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

image-20240119185007-5

图4  党支部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image-20240119185007-6

图5 党支部赴中国散裂中子源参观学习

支部1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和省级卓越青年团队项目,1位青年教师获得广东省青年人才项目;支部党员承担国家、省、市科技创新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先后承担生物材料揭榜挂帅创新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服务国家战略;党员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支部8位党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院立项总数的53%。

支部多位党员教师在国内、国际重要学术机构、学术期刊任职,提升了学科国际影响力。

三、党建共建凝心聚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支委会深入调研分析发现,支部党员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先进能源材料方向,前沿性、应用性、交叉性强,与医工、医学、临床、产业结合的潜力大。支委会组织策划了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第三党支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将党建经验交流与学术思想碰撞融为一体,提升了思想,增进了感情,促进了合作。

image-20240119185007-7

图6  党支部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image 1078

图7  党支部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共同主办“口腔-材料学科交叉学术沙龙”

支部党员组织“中山大学医工交叉前沿论坛”、“口腔-材料学科交叉学术沙龙”、“神经修复医工交叉青年学者沙龙”等系列活动,强化了应用牵引的材料科学研究,深化了材料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的交叉,推动了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策划承担科研项目等合作,初步取得了成效。

image-20240119185007-9

图8  党支部协助组织中山大学2021医工交叉前沿论坛

四、党建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升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党支部大力激发党员同志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在高性能聚烯烃、先进泡沫材料、先进涂层材料、新一代高性能储能材料等方向与产业企业深度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被相关权威媒体报道。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教师第一党支部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以高素质人才、高水平学科建设和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图、文供稿:教师第一党支部,编辑:曹波,初审:许俊卿,审核发布:李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