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立德树人,不断加强党团班一体化建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的5年适逢“十三五”的重要发展时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对学生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完善“三全育人”思政格局,推进“五育并举”和“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强基础、重实践、促创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打造大思政队伍,深入推进“三全育人”
学院坚决贯彻学校提出的“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教育理念,着力构建专兼结合的大思政队伍,经过党政联席会讨论推荐,精选了8位青年教师辅导员及12名本科生班主任,覆盖了本硕博所有年级学生。通过青年教师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各有侧重的分工合作,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学术引领和价值引领。开展思政工作紧密依靠学生党员、青马学员、班干团干等学生群体,工作合力覆盖学生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心理健康、体育劳育等各方面。
(图1:杨国伟院长为学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二、构建红色力量金字塔,加强党团班一体化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党团班一体化建设,特别分派党委委员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强调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由6 个学生党支部对接指导12个本科学生团支部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纵向设置本研融合的学生党支部,扎实开展覆盖全体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活动,解决低年级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空白点”及政治引领弱化等问题;通过开设青马学堂、党章学习小组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活动,积极引导优秀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切实提高学生申请入党比例,严格把关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图2:学院党员培训暨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开班仪式合影)
三、注重学科培养特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紧扣学科特点,将科学研究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未来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和科研活动,将课程思政纳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中进行优化,正逐步实现全部核心课程融入思政教育。自新生入学起,教授课题组便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让学生有机会提前进入高水平实验室,接触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举办院士讲坛等学术讲座、行业企业参观学习、材科学子科研经验分享等活动提升学术追求。专任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科研指导的比例达80%以上,本科生毕业前100%参与科研训练。
(图3 :学院团委学生会换届大会合影)
春华秋实,经过学院5年的发展和培育,学生整体政治素质增强、思想境界提升、能力结构优化,“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学风浓厚。一批学生获得校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其中获“广东省优秀研究生”称号 4 人,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 人,并先后共输送了十多名优秀毕业生前往广西等省市地区,开展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基层社会管理等工作,涌现出1名学生毕业后入伍参军、1名学生在读期间入伍参军、1名学生参加西藏昌都支教等先进事例。在疫情期间,多名在校生勇于担当奉献,主动参与家乡防疫工作的宣传和执行。在校生还积极组队参加每年的“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等知名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2017年至2020年均有学生获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均有团队获得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总决赛奖项。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dvances 等材料领域重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申报多项发明专利,多篇学位论文获评校级以上优秀。学院还注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激励学生全面提升体育、美育与劳育素质,并有学生取得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54公斤级第五名、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棋类联赛决赛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总的来说,“十三五”期间学院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喜人成果。学院将立足新形势,把握搬迁新大楼的发展契机,开启学院发展新阶段,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文稿:曹波
初审:董秋娉
审核:黄旭俊
审核发布:李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