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人才培养专题讲座: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成果奖
2021年11月23日(周二) 15:00-17:30
时间:11月23日(周二)15:00-17:30
地点:东校园化学材料综合楼三楼B303报告厅
讲座题目: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成果奖申报
主讲人:王竹立教授
主讲人简介:
王竹立,首届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第一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负责人,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者、创新教育专家。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主讲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中心特邀专家。曾任中山医科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实验生理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政协教育界发言人等。主要学术贡献是创立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倡导面向智能时代新知识观。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市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奖。著有《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碎片与重构2:面向智能时代的学习》、《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第1、2版、《学习与创新:互联网时代如何做教师》、《创新思维训练教程》等,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被评为国家首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第一批国家级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双料金课),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其主讲的四门课程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用作全囯教育系统在线培训课程。被称为"我国富有原创性思考的教育学者"。
讲座题目: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相关问题漫谈
主讲人:陈六平教授
主讲人简介:
陈六平,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山大学教务部公共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广东省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专家组成员。1984、1987、1990年,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华东工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和浙江大学化学系,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2,在江西大学(现为南昌大学)化学系工作;1992~1995,在南方冶金学院(现为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工作;1996年1月进入中山大学工作;1998.09~1999.08,德国累根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Regensburg)生物物理与物理生物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讲《实验室安全与学术道德》、《物理化学》、《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等本科生课程;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荣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五);在大学化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多篇,主编《物理化学》、《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本科教材,参编《实验室生物安全》本科教材。主要研究方向是流体分子动力学、超临界流体化学、材料电化学,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已在Chem. Eur. J.、Phys. Chem. Chem. Phys.、J. Phys. Chem. B.、J. Chem. Phys.、Electrochim. Acta.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