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军教授团队在纳米光镊与光探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05-16
纳米颗粒、病毒及亚波长细胞的光学捕获和探测在生物传感、医学诊断、环境监测及纳米结构组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由于传统光镊存在光学衍射极限,实现纳米尺度物体的捕获和探测十分困难。为了突破衍射极限,国际上报道的方法大都采用光子晶体谐振器或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天线等结构,但容易导致局部热效应。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我院李宝军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photonic nanojet array”的纳米光镊,将数十个聚合物微球整齐地组装在一根微型光纤探针端面,形成微透镜阵列,让光通过微透镜阵列聚集成具有亚波长尺寸的、平行的光束,从而形成数十个纳米光学势阱,实现对多个纳米颗粒和亚波长细胞的稳定捕获。利用后散射光信号,他们还实现了对纳米颗粒和亚波长细胞的高精度实时探测。
这项研究成果于2016年5月1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 ACS Nano(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5b08081),论文第一作者是2014级直博生李宇超,通讯作者是雷宏香副教授和李宝军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