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 夯实课程思政建设 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上级有关工作部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切实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9月9日下午,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面向全院专任教师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之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专题讲座。
讲座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宋树芹教授主持,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教师第一党支部支委杨建文副教授受邀作题为《基础化学课程思政经验》的主题报告。全院60余名专任教师参加讲座。
图1 杨建文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杨老师首先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了教育部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帮助在座教师了解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杨老师指出,应从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两个方面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前者要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后者应当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强调,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效果应有机融入、润物无声。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科学伦理、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接着,杨老师结合他所讲授的基础化学课程中诸多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阐释了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与实践经验。
图2 讲座现场
最后,杨老师呼吁学院全体专任教师,要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国家课程思政建设号召与部署,深入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当好课程思政“主力军”、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努力培育兼有高尚家国情怀与过硬科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在场全体教师对此高度认同,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水平,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下为部分老师的学习心得:
感谢学院组织,通过参加此次讲座,我首先从国家层面了解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其次,通过学习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此外,讲座也启发我们可以结合化学和材料学科的特点,从科技工作者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故事等角度出发,引入科技报国、家国情怀等元素来开展课程思政。——刘志佳副教授
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介绍了如何在中规中矩的化学教学中生动自然地加入课程思政内容。这都得益于杨老师长期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和实践,注意积累时政素材并融入教学内容。这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借鉴。——郭双壮副教授
杨老师课程思政专题讲座非常精彩,从课程思政整体规划、具体的实施策略等方面作了非常生动形象的阐述。杨老师分享了许多普通化学课程可以融入的思政实例,案例十分生动丰富,让我对于当前课程思政有了更深的了解,教给了我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方法。大学本科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精心引导。作为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加思政内容的吸引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彭飞副教授
(文稿:何联,图片:田丽容,初审:曹波,审核:宋树芹、许俊卿,审核发布:李伯军)